彩之家app_彩之家app
彩之家app2023-01-31 16:05

彩之家app

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作者:王克修(湖南省委党校二级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指出,“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18项,数量居世界首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经过20年发展,22个国家65个项目获此殊荣。虽然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面临一些困难:一些国家认识不到位,申报积极性不太高,覆盖范围不广泛,有的获得认定后也没有很好保护和利用,等等。中国可抓住机遇,积极作为,不断引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持续贡献中国力量。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包含经济、生态、技术、文化、景观等多个层面的复合农业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展示了农业文明和中华优秀文化。农业生产实践、丰富的生态地理资源,创造了类型多样的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悠久农业文明和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其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文化遗产蕴含人地和谐的生态思想、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技术和有效的乡村治理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再次,为全球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提供宝贵智慧。一直以来,农耕文明为全球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比如美国土壤学专家富兰克林,曾考察中国古老的农耕体系并著有《四千年农夫》。这本书成了美国有机农业的宝典。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生态农业的精华,兼顾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重特征,可以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为应对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退化、全球气候变化、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本土性传统知识丧失等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中国是该倡议的最早响应者、坚定支持者、成功实践者、重要推动者和主要贡献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概念有丰富内涵与独特价值:一是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农业而非落后农业。农业遗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物种、传统技术或传统农业工具,它是一个复合性系统。传统农业不是落后农业,现代农业不是取代传统农业,而是改良和提升传统农业。二是传统农业是可持续的农业生产系统。短缺资源与庞大人口之间的矛盾,特别是乡土中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使得勤劳智慧的农民积累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耕作体系。中国传统农业从来就是循环可持续的农业,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机农业。三是传统农业蕴含着生态大智慧。农耕文明最为可贵之处在于其顺天应时、取用有度、御欲尚俭、生态循环、多样平衡的实践智慧,以及“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和而不同”的生态哲学。生态文明不是对工业文明的修修补补,而是需要时时从传统永续农耕中汲取营养,从而在认识论和世界观层面做出深刻改变。

  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等国际组织或机构以及一些国家的政府,共同提出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包括:一是具有独特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知识体系。二是在当地能支撑粮食安全和生计安全。三是含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生物多样性。四是遗产地必须具备全球重要性和公共产品价值。五是景观独特秀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对于地方知名度的提升、名特优产品的发展以及基于良好生态环境和深厚民族文化来发展旅游,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借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平台,世界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交流互动。立足新时代,推动建设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进一步挖掘其各方面的传承利用价值。

在这里,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乌镇聚焦】

在这里,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体验

光明网记者 孔繁鑫 邱晓琴 李政葳

  数字时代,未来的智能生活是什么样?每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都聚集了各式各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堪比一场互联网界的“嘉年华”。11月8日,作为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如约而至。

  “一件件令人目不暇接的数字产品,一项项令人先睹为快的‘黑科技’,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企业相互携手,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社会的‘互联网之光’……”在博览会开幕式上,浙江省副省长卢山这样说。

  今年博览会设置了展览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人才相亲会三大板块,共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中外企业参展。通过“线下实景+线上云展”的方式展示,并首次开设了“互联网之光云展厅”,利用3D、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365天不落幕的“线上云展”。

在这里,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飞艇无人机”由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鹰航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通过将飞艇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相结合,让其既能在空中保持足够的机动能力,又能长时间进行空中作业。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直播拍摄、巡查测绘、应急通信等场景。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光明图片

  科技向善惠及民生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也加大了人们对充电桩的需求。博览会现场,一辆可以随停随充、无忧续航的智能移动充电桩,吸引了不少“有车一族”的围观。

  这款名为“闪电1.0”的充电桩由宁波中意摩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技术工程师李铁介绍,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一键呼叫充电桩,接单后充电桩将自动行驶至车辆旁,平均半个小时即可完成充电。据了解,这款充电桩将在上海浦东机场首先投入运营。

  在国家医疗保障局展台区域里,来自浙江、河北、海南等地的“村医通”智能终端、互联网医院等案例在这里集中展示。“当地3000多个村卫生室都配备了基层智慧医保平台,村民只需简单几步,就可以完成就医费用结算、医保缴纳等。”海南省医保局信息办主任王衍说。

  外卖骑手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博览会现场展出的一款智能头盔,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设计中加入了传感器和硬件模组,可以有效帮助骑手识别风险。“如果骑手摔倒或受到撞击,头盔会启动SOS模式,可以向紧急联系人发送骑手位置坐标短信。”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在这里,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之江天目”异构智能计算机是之江实验室研发的全球首台基于开放计算规范的千卡规模液冷智能计算机,该计算机可支撑超千亿参数巨量模型的高效、并行训练。光明网记者 潘迪摄/光明图片

  数字医疗、移动充电、智能头盔,这些仅仅是博览会上技术惠民的缩影。展区内各类新技术、新产品琳琅满目,不仅亮眼、炫酷、新潮,还深度融入人们生活当中,让科技魅力彰显人性温度。

  新技术护航网络安全

  对准镜头、张嘴摇头……摄像头在捕捉到观众动作后,屏幕上原本静态的人像瞬间“动”了起来,动作幅度与真人几乎完全一致。在瑞莱智慧展位上,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黑客如何利用“AI换脸”破解线上银行的人脸核验系统等场景。

  “这背后采用了深度合成技术,要警惕被黑产分子用于新型诈骗。对此,我们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技术对抗等方式,持续提升、迭代深度合成检测能力,推动深度合成技术的健康发展。比如,扩展深度合成溯源、深度合成鉴定等。”相关技术人员这样建议。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安恒信息展位上,摆放着各类大会上的纪念“火炬”。从北京奥运会、武汉军运会,到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诸多大型活动都有安恒信息网络安保服务的身影。

在这里,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国家电网展示的“水下电缆巡检机器人”主要用于湖泊、河流等水域水下电缆故障巡视和定位查找工作,最大潜入深度可达150米。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光明图片

  “我们通过建立云端7×24小时托管服务,使本地的报警数据上传云端,让身处云上的网络安全专家掌控全局动态,可以及时远程接入处置安全警报,有效护航中小企业网络安全。”安恒信息高级副总裁郑赳说。

  在展会过道上,记者遇到卡巴斯基大中华区总经理郑启良,聊起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勒索软件问题。“与普通网络病毒相比,人们应对勒索病毒攻击需要长期跟踪溯源。近年来,卡巴斯基逐渐打造以预测、防御、响应、检测四大模块为基础的自适应安全体系,可以做到快速响应新兴勒索软件。”郑启良说。

  数字化赋能低碳生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技创新至关重要。记者在逛展时发现,博览会现场设置了“数字双碳”主题展区。在这里,参展单位带来了多项低碳环保技术,为节能减排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数字化如何应用于电力系统?在国家电网展台大屏幕上播放了不少可借鉴案例。比如,为提高光伏发电利用效率,国家电网桐乡市供电公司联合国电南瑞科技研发“光伏伴侣”装置,在桐乡当地得到率先应用。

在这里,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11月8日,“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开幕。光明网记者 赵金悦摄/光明图片

  该公司党建部副主任曹鑫说,桐乡市高桥街道楼下角村太平台区应用“光伏伴侣”装置后,最高相电压与台区出口端电压比由8.86%下降到1.68%,相间电压平衡水平提高了5倍多。“希望搭载这一技术插件接入楼宇电力系统,可以实现楼宇空调温度的自动调节。”

  网上点餐时,你是否会选择“无需餐具”?出行时,你搭乘公共交通的概率有多少?通过阿里巴巴的“88碳账户”体系,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减碳量可以被计算清楚。在阿里巴巴展台,现场数据显示,仅在今年“618电商节”期间,淘宝天猫平台中高效能消费电子商品成交订单对应减碳量就达15.3万吨,人们低碳生活习惯逐渐养成。

  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博览会现场还将推出“互联网之光发布厅”品牌,遴选优质内容进行新技术新产品首发、理论成果首发和特色场景发布。中国产品主数据标准生态系统、智能车载创新解决方案、2022年长三角新型信息消费示范成果、2022年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获奖成果等将重磅首发。此外,还将升级打造人才相亲会品牌,以“云聘会+人才空中宣讲会+产业人才发展大会”形式,进一步释放展会红利。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9日 09版)

在这里,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扫描二维码看乌镇峰会电子会刊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彩之家app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