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之家app - 彩之家app
彩之家app2023-01-31 16:05

这个春节,宝岛年味浓******

兔年到来,

宝岛台湾也迎来了

放宽口罩禁令后的首个春节,

不少民众返乡、出游;

旅游热门目的地旅馆、民宿订房火爆;

文博机构、宫观庙宇推出新春祈福活动;

灯会、花灯活动陆续开幕

……

快和小新一起感受

岛内红火的年节气氛吧!

过年就要吃吃喝喝

腊月十六,尾牙

闽台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

源于拜祭土地公的仪式

是春节庆祝活动的“先声”

公司常在这天宴请员工

图为尾牙宴。来源:台湾《工商时报》

围炉,即吃年夜饭

除夕夜 一家人团圆

围坐在放有火锅的桌边聚餐

互相分享去年的经历

暖胃更暖心

图为围炉。来源:台湾《联合报》

台湾年夜饭的菜品也讲究好寓意

鸡——富贵吉祥

鱼——年年有余

年糕——步步高升

乌鱼子——多子多福

菜头(白萝卜)——好彩头

乌鱼子白萝卜。来源:台湾《联合报》

茄子、玉米、芭乐......

动物园里的小动物

也在大快朵颐

纷纷开启年夜饭“吃播”

高雄市寿山动物园的冠豪猪在除夕享受丰盛的一餐。来源:台湾《联合报》

返乡热,旅游旺

2023年春运已启动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

台北桃园机场迎来返乡过年的台胞

从1月19日到30日

累计客流量预估近100万人次

资料图:桃园机场内的旅客。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还有不少民众选择旅游过节

位于屏东县的垦丁

凭借海滩海景和水上活动

成为一大热门目的地

饭店和民宿订房几近爆满

资料图:垦丁龙磐公园景区。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传统习俗少不了

置办年货是春节前的一件大事

台北迪化年货大街热闹非凡

花枝丸、牛轧糖、鱿鱼丝应有尽有

人潮涌进 叫卖声四起

资料图:一年一度的台北迪化商圈年货大街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游赏、采购,彩灯彩旗从街头挂到街尾。中新社记者 史元丰 摄

走春

即大年初一的出行

许多民众会走进寺庙拜拜

祈求兔年一切顺利

不少寺庙今年也恢复了抢头香

资料图:台北龙山寺内,信众有的持一柱香祈福,有的双手合掌行礼。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白天赏花

晚上观灯

多肉植物“月兔耳”、“兔子花”仙客来

兔子造型花灯、小提灯

陪伴大家度过一个美丽的春节

图为新北淡水天元宫的樱花。来源:“2023新北莳花好绽 浪漫樱花季”活动官网2023南投灯会上,“粉红兔兔”从天空向大家拜年。来源:“2023南投灯会”官网

新的一年,

盼两岸人员交流尽快恢复正常、

两岸同胞走近走亲!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彩之家app

赋能高质量发展——青岛:打造“双创”人才摇篮******

  12月20日,2022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以下简称人才周)暨第二十二届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蓝洽会)拉开帷幕。

  以“聚才聚力、创赢未来”为主题的“人才周”“蓝洽会”,聚焦智能家电、海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精密仪器仪表等青岛市24条重点产业链,设“招才引智、创新创业、平台赋能、峰会论坛、人才赛事等”六大板块,共30余项活动,搭建起更高层次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的平台,更好地实现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的“四链”融合发展。

  这是青岛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的创新之举。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传华说:“当前,青岛市正处于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上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交叠期,创新搭建‘聚才聚力’综合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推行‘一站式、市场化、无感化、定制化、国际化’‘一式四化’人才服务新模式,加快汇聚更多优质‘城市合伙人’和创新创业要素,以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产才融合新模式

  “在青岛高新区创办公司至今一年多来,我们自主研发的‘光伏储能系统’项目成果主要为海外客户提供用户和工商业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在中东、东南亚和非洲等市场布局。”青岛蓝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立霜高兴地说,“这离不开青岛高新区为企业提供创业资金等很多政策方面的扶持。”

  “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2022“人才周”“蓝洽会”为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注入人才新势能,助力青岛实体经济和海洋城市高质量发展。刘传华介绍,围绕“产业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思路,举办“2022国际计算智能论坛”;发布启动青岛市“揭榜挂帅”数智对接平台2.0版,设立“需求榜单”“成果榜单”,解决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对称难题;与武汉大学、天津大学等共建“双一流”高校校友联盟,搭建“高校校友朋友圈”“创新创业生态圈”;开展“云聘马拉松”直播带岗活动,打造集人才招聘、政策宣传、企业展示、城市推介“四位一体”的沉浸式招聘场景,从云端向青年人才发出邀请。

  在青岛,“双创”人才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550余家,有效丰富了青岛的人才、技术、智力要素供给。24条产业链的100家企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汽车产业、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

  跑出“以赛引才”新赛道

  前不久,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商信息变更,新增前海母基金、深创投、山东财金等股东。7年前来青岛创业的冀然博士自豪地说:“我们专注于纳米压印设备与全套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产业化,今年5月总投资约2.5亿元的‘天仁微纳’总部项目在青岛未来科技产业园区奠基,进入了新发展阶段,这得益于青岛市为‘双创’人才量身打造的多层次‘双创’赛事。”

  “通过以赛引才、以赛选才、以赛聚才的形式,青岛发挥创新创业大赛杠杆效应,面向高层次人才发出‘英雄帖’‘召集令’。”刘传华表示,青岛市为重点项目大赛提供定制服务,首次认定100个市级重点招才引智项目,建立“项目吹哨、专员报道”机制,提供“帮办代办、快办特办”服务,已为创建国家高端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海信产值倍增计划等重点项目制定专项支持政策19项,提供重点项目专员帮办代办服务568人次,协同项目招引人才6.6万余人。

  “新锐青岛”系列大赛三年来,有67个“双创”项目已经落户,总投资额3.97亿元,遴选出的“智能无人仓整体解决方案”等26个项目已与企业达成合作,并投入量化生产。

  赋能人才发展全链条

  许多人才在办理各种事项时,或多或少遇到因为流程繁琐、材料复杂等问题影响办事效率、降低服务好感。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刘传华介绍,青岛创新打造网上办事大厅,推行人才服务“网上办”“移动办”和关联事项“一事全办”。目前,61个事项实行“一网通办”,30个事项实行“移动办”,今年已服务用人主体近3.1万家、50多万人次。

  “为解决人才服务事项窗口太多、事项分散的问题,创新打造了‘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实行‘一口进、一并办、一网通’,实现减材料47%、减时间80%。”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董海波说,为实现与人才的“双向奔赴”,青岛市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营造人才安心立业的最优生态,编制发布了“一站式”人才服务清单,建立“第一响应人”机制、“一口受理、并联办理、闭环管理”运行机制和“区市和行业人才服务责任考核机制”,全市“双创”人才服务需求即时受理率、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本报记者 王健高 实习记者 宋迎迎 通 讯 员 解春慧 王培玉)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彩之家app地图